司马懿隐忍一生最终掌控魏国政权、为何却没走出最后一步称帝呢?

司马懿隐忍一生最终掌控魏国政权、为何却没走出最后一步称帝呢?

引言:

东汉末年,战火连绵不休,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。

尔虞我诈的三国时期,以魏国的胜利而告终。但最终却被隐忍一生的司马懿窃取了魏国的江山。

司马懿本应顺理成章的称帝,但是司马懿却迟迟没有走出这一步,到底是为什么呢?

我们今天就来看一下司马懿到底有什么顾虑。

司马懿没有称帝,大致因为以下几点:

身体原因

司马懿在发动

"高平陵之变"

夺得魏国政权之时,已经71岁高龄,在古代已经是高寿。这时的司马懿已经对政权的争夺力不从心。

七十为古稀之年,无论是从身体还是精神方面,都大不如从前。

司马懿卒于公元251年(嘉平三年)八月,享年72岁。发动高

"高平陵之变"

夺取政权一年之后因病去世。

我们从司马懿发动政变到去世的时间,就可以分析出司马懿其实在发动政变之时,身体已经吃不消了。

这次政变也是司马懿想为司马家族谋得容身之地所发动。恰巧天时地利人和,时机刚刚好,发动政变成功。

政权没有完全掌控

"高平陵之变"之后

,司马懿虽然从表面上掌控了魏国的政权,其实在当时的曹氏势力以及司马家族以外的势力,还没有完全的覆灭。

毕竟曹氏家族是魏国开国的家族,势力庞大,依附与曹氏家族的人也有不少,并不是一次政变就可以完全颠覆曹氏家族的统治。

想要统治魏国,司马懿需要来一点一点的蚕食,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国家大乱,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事情,以司马懿的智慧来讲是不会去做的,于是司马懿依旧挟天子令诸侯。

这样既能保证司马家族的地位,也可掌控魏国政权。在立足未稳时称帝不可取,很可能遭到其他势力反扑。

司马懿的隐忍,大局观,令人敬佩。

天下局势不稳

在司马懿生前,魏国打败蜀国、吴国之时,并没有完全的统治三国。如果此时司马懿称帝,会引起曹氏家族强烈的反抗,如果不反抗,那么曹氏家族将完全覆灭,走投无路的强烈反扑,当时的司马懿是承受不起的。

如果魏国内乱,那么蜀国、吴国必定要来趟这浑水,导致内忧外患,届时战乱将要重启,诸侯又要开始争霸天下,天下即将统一的局势将会转瞬破灭,百姓又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

这是司马懿不想看到的事情,所以司马懿不会因为私心而称帝。

谋朝篡位的名声

司马懿忠于曹家,辅佐曹氏三代帝王,尽心尽职,为了辅佐魏国统一三国,几乎付出了一生的时间。所以发动"高平陵政变",有一个可能是司马懿处于

被逼无奈

239年正月丁亥,曹魏第二任皇帝曹叡病重紧急召见司马懿,令其与大将军曹爽,一同辅佐八岁的曹芳。此时司马懿还是位高权重。

曹芳在位时,大将军曹爽上书请求任命司马懿为太傅。太傅一职,虽位高,但无权无势力。这一个举动,才是真正激怒司马懿的原因。

从大将军曹爽此番决定来看,司马懿心中极为不安,古时皇帝身边一起打江山的大臣命都不会长久,司马懿看到此举肯定心中会极为不安。所以才会隐忍等待时机发动政变,只为博一个生存之所。

其实司马懿并不想发动政变,只是被逼无奈,不是敌死就是我亡的时刻,为了自保,才发动了"高平陵之变",但没有称帝,原因应该是不想背上谋朝篡位的名声。

总结:

其实笔者更愿意相信司马懿是被逼无奈才发动的政变,掌控魏国政权,只为生存,才没有称帝。

司马懿信奉儒家思想,作为魏国臣子,那么一辈子都是魏国之臣,而不是魏国之主。也不想背上造反的名声,况且司马懿71岁了,也没有多么大的野心再争政权,如果不是为了自保,怎能夺取政权。

对司马懿没有称帝,你更相信哪一点呢?

参考文献:《三国志》

📚 相关推荐

华为畅享7值得买吗?华为畅享7优缺点全方位评测图解
DNF疲劳值燃烧
beat365手机下载

DNF疲劳值燃烧

📅 07-07 👁️ 4447
《CF》实名认证信息修改攻略
365不让提款

《CF》实名认证信息修改攻略

📅 07-28 👁️ 382
微信视频怎么关闭自己的摄像头
365下载手机版

微信视频怎么关闭自己的摄像头

📅 09-01 👁️ 289
淘宝里的余额宝在哪里
365下载手机版

淘宝里的余额宝在哪里

📅 07-06 👁️ 1987
短池世锦赛奖牌榜更新: 中国现居第五位!沃尔什与麦金托什双双夺金
榜单上的坪山:以城市之名秀综合实力,硬核制造频频出圈
如何将我的 Xbox 连接到电视? ➡️
365下载手机版

如何将我的 Xbox 连接到电视? ➡️

📅 10-22 👁️ 376
N个为什么问“北斗”
365下载手机版

N个为什么问“北斗”

📅 07-25 👁️ 4144